河南陈为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
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

积食带给孩子的危害,远不只是影响食欲,父母一定要看!

发布者:陈为章官网 发布时间:2022-09-14

5203281ae147e6d2f98c79147447766e.jpg


宝宝积食是一个所有妈妈都很操心的事儿,因为孩子后天脾胃尚未发育完善,食物吃进去不消化,滞留在肚子里,未充分消化的秽物积聚、堵塞在肠道,称为“积食”,然后引发各种问题。

01
宝宝积食通常有以下症状:

所谓食不好,睡不安,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,有时还会咬牙。


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,食欲明显不振。


宝宝常说自己肚子胀,肚子疼。


宝宝鼻梁两侧发青,舌苔白且厚,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。


积食常发生在婴幼儿,因为孩子还小并不知道饥饱,家长监管上有所放松,导致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自控能力,只要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会停不住口。

 

02
积食的危害:


便秘,或大便粘腻,不易冲干净

性格略内向或脾气急躁

肌肉松软乏力,发育迟缓,身体瘦小等

流口水,尤其在长牙后依旧流口水

易感冒、发烧,咳嗽,且难愈

容易累、容易弯腰驼背等

容易积食、腹痛、腹泻厌食等

精神不振,容易胆怯,睡眠不安

说话声音无力,咳嗽者多咳无力

舌苔发白略厚腻


03
调理宝宝脾胃推拿手法(消积食健脾胃)


b04e2e8c16303d73dc06a86ded79c625.jpg


揉板门

位置:拇指根下方的大鱼际处。

手法:拇指端在患儿的大鱼际中点处,先顺时针按100次,再逆时针按100次。

作用:健脾和胃,消食化滞


清胃经

位置: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

手法:采用直推法进行,可用拇指绕侧面沿赤白肉际从上向下直推,或用拇指螺纹面从拇指掌关节横纹推向第一指关节的横纹处,推100-300次

作用:清脾胃之湿热,和胃降逆。主治,恶心,呕吐,打嗝频作,嗳气等。


搓四横纹

位置: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

手法: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直推本穴。或使患儿四指并拢,在穴位上横向来回直推

作用:理中行气,化积消胀,退热除烦


揉足三里

位置:在小腿前外侧,当犊鼻下3寸,距胫骨距胫骨前缘一横指(中指)

手法: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,垂直用力,向下按压,按而揉之。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,起支撑作用,以协同用力。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。

作用: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


揉中脘

位置:中脘穴位于上腹部,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(当脐中上4寸)。

手法: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;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;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往下推至中脘称推中脘,又称推胃脘。一般100-300次。

作用:顺揉消食导滞,逆揉健脾和胃。


摩腹

位置:整个腹部

手法:用手按住腹部、手心对肚脐,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10分钟,动作轻缓。

作用:理气消食,健脾和胃,提高免疫力


捏脊

位置:脊背的正中线

手法: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,用捏法把皮捏起来,边提捏,边向前推进,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,重复3-5遍。

作用:健脾和胃,补益气血


分腹阴阳

位置: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。

手法: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,向两旁分推,称分推腹阴阳、分腹阴阳;掌或四指摩称摩腹。100~300次。

作用:健脾和胃,理气消食


下推七节骨

位置:从尾骨端到第四腰椎成一直线,属于线型穴位

手法:自第4腰椎向尾骨端直推(自上而下)。1~3分钟,100~300次

作用:消食导滞,泻热通便


图片
04
如何预防积食



1、减食量可以,饿过头不行

通常宝宝吃多了,大人就会给宝宝减少进食量,这样可以让过劳的肠胃得到休养。建议稍微减少些食量,但不能让宝宝不能饿一顿饱一顿,更不能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,否则会加重宝宝肠胃损伤。


2、饮食要清淡,易消化

过节吃过了大鱼大肉,节后就要选择清淡的蔬菜、容易消化的米粥、面汤、面条等,不吃油炸、膨化食品,少吃甚至不吃肉类食物,可适当吃些鱼虾。


3 宝宝睡醒后不要马上进食

早上和中午宝宝刚睡醒的1小时不要进食,因为肠胃从低运转到恢复正常需要一定时间。睡醒至少30分钟后,进食有利于消化和吸收。


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饱。宝宝白天运动量大,吃东西消化得快,但晚上胃蠕动慢了,消化能力比白天弱,如果吃得过多过饱,就容易积食。


4030c4ab2f1d8da328847802b8903d1f.png

0.071291s